质量监控处
质监简报
质监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监简报 > 正文

    2020质量简报02期

    2020年12月21日 08:52  点击:[]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职业学校

    质监简报

    2020年-02期

                0二0年九月二十六日

    内容提要:

              一、质量监控处、教学管理处对系部开学日常教学工作进行联合检查

    二、各系(部)调整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

    三、新老教师齐交流  师生座谈共成长

    ——市教研室对高三课改实验班进行教学调研

    四、质监处开展2020级新生综合素质问卷调查

    五、教育文件选编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质量监控处、教学管理处对系部日常教学进行联合检查

    为响应昆山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迎检工作,进一步规范新学期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营造新学期、新气象。202093日,开学第一天,质量监控处联合教学管理处对三系一部日常教学进行检查。

    检查由质量监控处沈国文主任和教学管理处马林主任分别带队,对我校交通工程系、信息与自动化系、经贸管理系和公共教学部上午第一、二节课的上课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检查发现,三系一部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顺利平稳地进行,任课老师均能按时到班上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无迟到现象,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课。课堂秩序良好。班容班貌整洁有序,专业特色比较清晰。垃圾分类在班级宣传明确,安排得当,显示系部管理到位。

    检查也发现了一些系部日常教学中的问题,部分班级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课,从早上上课开始就趴在课桌上睡觉,还没有从假期状态调整到学习状态;开学初部分班级的学生手机管理还不到位,上课期间仍有不少学生手持手机,影响了课堂效果。检查发现,个别系在临时调(代)课安排后没有及时通知上课老师,导致没有教师到班上课。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检查组一方面及时通知系部现场处理,妥善安排课堂教学,同时经联合研究后向三系一部发出通知:迎检期间,各系部不得安排自习课,所有到班级上课的老师均要准备上课内容(代课原则上从本班任课老师中进行安排),按照正常上课组织教学,不得播放视频、教师不允许坐着上课,严格要求学生,上课不得睡觉(个别班级学生睡觉情况严重),系部加强巡查监督工作。

    为落实通知要求,质量监控处和教学管理处于当天下午对三系一部课堂教学进行了整改复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系(部)学生教学信息员调整到位

    随着新学期的开学,20级新生的加入,部分班级进入实习环节,系(部)选聘的学生教学信息员需要进行相应调整。质量监控处在开学初下发了调整教学信息员队伍的通知。班主任推荐,系(部)审核,质量监控处确认,9月底,系(部)教学信息员基本调整到位。本学期学生教学信息员共有101名学生组成,其中包括16名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85名系(部)学生教学信息员。校级学生教学信息员有质量监控处选聘,系(部)学生教学信息员有所属系(部)聘任。调整工作完成以后,学生教学信息员从10月份开始正式开展工作。

    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承担收集、反馈广大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客观地向教务处反映;将学校有关信息和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做好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工作;协助教务处和各系部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工作以及教学管理调查和咨询工作。学生教学信息员收集反馈的信息,将为学校决策和教学单位安排调整教学任务提供重要依据。

    新老教师齐交流  师生座谈共成长

    ——市教研室对高三课改实验班进行教学调研

    为进一步了解课改实验班的教学日常工作,加强教师队伍交流,促进课改实验班师生进步,昆山教师发展中心对昆山职业学校课改实验班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调研。

    此次我校调研教师分别为去年和今年入校的语文教师王淑蓉老师和陈元春老师。此次调研中,各校都派出了有着多年经验的老教师听课、评课,通过共同研讨促进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陈元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王淑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听课结束后,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检查了一二三教师的六认真材料,对一二三教师的六认真材料进行了评价,对一二三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还组织了20级新生进行座谈,关心学生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

    (上图为王淑蓉老师上课照片)

    (上图为陈元春老师上课照片)

    (上图为教研员组织听课教师)

    (上图为教研员组织20级新生座谈)

    质监处开展2020级新生综合素质问卷调查

    为了全面推进中职学生素质提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掌握2020级新生综合素质状况,为制订2020级中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为学校制订教育教学制度措施和各系部开展2020级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第一手依据。质量监控处与2020年9月开展了2020级新生综合素质调查。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主要从学生专业选择原因、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职业规划、职业能力提升等二十九个方面对2020级新生综合素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全校1276名2020级新生参加问卷调查,占新生总数的98.9%,目前,问卷数据已经收集汇总完成,正处于形成调查报告阶段。

    文件选编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摘要(三)

    (接上期)

    三、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九)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校企合作中,学校可从中获得智力、专利、教育、劳务等报酬,具体分配由学校按规定自行处理。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基础上,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十一)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统筹多种资源,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引导一批高水平工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

    (待续)

    上一条:质监简报2020年-03期 下一条:昆山开放大学(二中专)质监简报2020年-01期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地址:昆山市玉山镇娄苑路169号 邮政编码:210036 TEL:0512-57795554 版权所有?Kunshan Open University昆山开放大学 苏ICP备05004218号 公安备案号:3201060201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