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实践研究的意见
基于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校本研修,是教师学习研究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校本研修实践研究,不断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是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区域内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实践研究,对于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实践研究提出以下意见:
一、对标五项原则
1.“一个都不能少”原则。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每一个教师的发展都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校本研修为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服务,提供支持选择,努力实现学校教师发展的公平公正。
2.“有限之无限”原则。教师研修精力有限,学校组织校本研修资源有限,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激活无限的教师自主发展实践中,启智行远,明德日新。
3.“激励与支持”原则。不断提供教师发展支持,激发教师发展潜能,创造性组织教师发展驱动力设计,开展平台和阵地建设,给教师发展提供展示和共享,激发和弘扬教师发展的优秀品质和新时代精神。
4.“自律自省”原则。不断促成和强化教师发展的自律精神,大力开展教师发展的自省反思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彰显自律自省价值,形成教师发展的前提品质。
5.“成长共同体”原则。充分认识成长共同体的价值和意义。建设学校各类成长共同体,完善机制,组织研修,促成成长。建设校际、区域各类成长共同体,激活资源,共享共建,共同发展
二、细化五个流程
1.调研。调研学校发展中的结构性关联问题,分析成因,预设解决办法。倾听一线教师心声,最充分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开展座谈沟通,梳理教师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切入点。
2.选题。根据基本意向,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形成借鉴支架。开展教师发展选题意见征询,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在选题讨论中积累进步基础和发展要素。
3.设计。设计学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为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成长提供服务和选择。制定选题研修方案,分解目标,落实步骤和举措。设计活动流程和活动工具,努力实现培训、科研、教研、信息化建设支撑诸方面资源共享共建,共促成长。
4.实践。实践是一切成长的基础、前提、主体和保障。从实践到体验,从体验到概念,从概念到结构,从结构到关系,从关系到格局,如此循环,不断在实践与认知中的反复历练中拓宽纵深,形成沉淀,稳定核心品质,促成关键成长。
5.评价。肯定教师成长,弘扬教师成长过程中奋斗之精神,品质之亮点。梳理活动前后流程中的得失、经验,形成活动成果,开展发布推广。理性置入学校发展全局和教师发展全局,开展进一步规划设计,争取更大进步。
三、实践四个创新
1.理念创新。牢固树立发展的理念,建设学校教师发展指标体系,把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整合贯通起来,相互关联,共促成长。特别要开展教师发展心理机制和学校活动机制的匹配研究,不断筑牢为每一个教师发展服务、一个都不能少的校本研修理念。
2.内容创新。对标教师专业标准,建设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把政治素养、师德素养、专业素养、人际素养等方面整合贯通起来,相互关联,共促成长。特别对教师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关联性内容的研修,把握重点,带动全部,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能力、关键品质和先进价值观的共同成长。
3.模式创新。打通壁垒,积极尝试教师发展模式创新,把培训、教研、科研、技术运用等方面整合贯通起来,相互关联,共促成长。抓研修核心目标,集结一切支持,从模式出发,又不唯模式化。爱惜资源,又要广开资源,把研修做实做深,入心化行。
4.特色创新。宁静致远,建设学校教师发展的文化体系,把学校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和研修文化等方面整合贯通起来,相互关联,共促成长。充分运用和发展学校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研修文化建设,渗透研修过程和研修中的每一个教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大力倡导伟大来自平凡、幸福源于耕耘的价值理念。